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87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ents who are registered in the University of Pretoria’s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me, named the Four-year Programme (FYP). The programme was introduced as a gateway for students who are underprepared but have the potential to succeed and then continue their studies into the mainstream science programmes. Our research focuses on measuring the change in the academic maturity of these students. 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we developed, academic maturity is subdivided into two components namely non-subject based maturity and subject based maturity (mathematical matur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measuring non-subject based academic maturity. The survey used for this purpose is called the Student Academic Readiness Survey (STARS), take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and after the first semester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s are compared to measure the change in students’ views. Results show that in all constructs there is a surprising decline in students’ perceptions regarding their own abilities over the first semester at university. We use the Dunning–Kruger effect to explain this unexpected decline, in that students seem to develop a more realistic view of their own maturity, which in itself can be seen as a growth in academic maturity.  相似文献   
2.
Considering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ducation materials were excavated and refined, such as chemical disinfectants, typical drugs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r trial and materials for preparation of medical protective equipment. We have carried out thematic teaching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chemistry 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epidemic", and integra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hematic teaching. Through thematic teaching, we can make students feel the charm of chemistry subject,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emistry,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strengthen students' confidence and courag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literacy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activate students'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the people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相似文献   
3.
以2013-2016年广州市各区(县级市)中考化学成绩的4种数据为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研究广州市区域初三化学学业质量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各区(县级市)主要分为3大类,部分区在不同年份的类别中移动,倾向于建立一个包括越来越多区域的第1大类。广州市区域初三化学学业质量逐步向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中学生化学探究活动和化学教师研训活动是实现这一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量表为工具,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重点考察了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这两个因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路径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发现中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有显著回归效应,而学习策略对高中生的学业成就有显著回归效应;学习自我效能感可通过影响学习策略来间接影响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5.
张岩  吴潇逸  高喜玲  张莹  涂凤 《化学教育》2022,43(10):35-40
有机合成既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一个独立构成部分,也是安排于有机化学课程之中的重要学习主题。在目前的有机合成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自觉性引导不足,学生容易陷入浅层学习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结合有机化学学科特点,从有机合成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围绕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四要素——深度学习目标、挑战性学习主题、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以典型的教学片段为例阐述深度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玲  王娟  王凯 《化学教育》2022,43(12):34-39
基于本校无机化学的课程特色,拟定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对应。在无机化学课程的资源端(MOOC平台)、教学端(超星学习通)、服务端(微信公众号)等均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三端合一”显隐结合的课程思政方法,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结合结构化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哲学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目标为切入点,提出结构化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策略,发挥结构化学课程的"育德功能",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陈秀娟 《化学教育》2021,42(14):97-103
以某“双一流”高校化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他们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方面的需求。研究发现学生需求程度较高的是团队教学,青睐英语写作教师与化学专业教师有配合的教学,并希望对写作及时反馈,同时需要编辑、图书馆员等协助提高学术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需求程度最高。该研究结果对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国际期刊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博学位论文连做”培养模式是学士论文阶段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改变本科阶段以学习课程为主的思维模式为以创新研究为主的思维模式;短暂的硕士阶段在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士阶段瞄准学科前沿,启发其发掘“新方法”和“新思路”,有效地实现学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连做。  相似文献   
10.
马晓燕  魏立平  房亮 《大学数学》2007,23(6):123-128
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建立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属性识别理论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定量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